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 外媒称,不断刷新的纪录,不断增加的担心。最近几天接连公布业绩的中国大型银行和最近三年来的情况一样再创新高,同时也引发了疑问。
法国《回声报》4月2日发表文章称,中国银行业五巨头公布的利润再次达到高峰。8620亿元人民币的数字超越了1000亿欧元(约合8470元人民币)这一象征性门槛。一年增长近13%,这体现了中国银行所享有的舒适地位。
文章认为,尽管如此,乌云在中国银行业上空积聚。如果我们将主要从国际市场获益的中国银行排除掉,其他所有大型银行2013年的增长率都低于上一年。这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直接影响。此外,银行业绩的质量也在退化。2013年末,债券利率出现上升,尽管表面上仍算合理。但是独立观察家们认为实际利率要更高。
文章称,想从中国银行业观察到躁动不安的唯一证据的话,它可能是这个:股市市值达到了极低的水平。它现在只相当于账面价值的0.85%。实际上,目前中国金融业出现的趋势没有一个会使人非常乐观。强化规范不行。瑞穗证券认为这将迫使四大银行在2019年前寻找870亿美元。竞争性背景也不行:互联网巨头骤然闯入银行市场以及利率不可避免的逐步自由化加剧了银行间竞争。最后,带来双重负面影响的经济形势也不行:它限制了新的信贷需求并影响最脆弱企业的偿还能力。
最近数月,多项重要事件的出现证明了企业的脆弱性在增加。属于太阳能行业的超日出现中国首例债务违约。我们了解到,另一家建筑企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违约情况。3月中旬,浙江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宣布破产。这些都表明以下的中国等式变得复杂起来:如果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部分地依赖于其金融体系良好表现的话,那么这一体系看来正前所未有地受到形势失控的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