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外媒称,参加一项年度调查的近80%的美国企业称,过去一年中它们在中国的营业收入“稍有增长”或出现了下降。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对于从政府调查到互联网管制的种种事情的失望有所上升。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9日报道,中国美国商会总裁杜骁勇在北京的一个吹风会上说:“中国当前的经济模式遭到相当大的压力。增长率放慢,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下降,一些投资计划正在被缩减。”
360多家美国企业参加了这项调查。调查显示,由于中国政府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的作用在2012年开始消退,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营收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过去3年里,中国美国商会的成员企业中自称在中国的营收额有“大幅”增加的百分比已经从41%下降到了23%。
杜骁勇说:“我们仍然会有赢利,但是赢利不会像以前那么可观了。我们的成员企业不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率。重要的将是管好你拥有的东西。”
报道称,政府价格调查、互联网管制制度以及污染成为美国企业所提到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展业务时所遇到的挑战。在过去一年里,在许多方面负责执行中国商业竞争法的国家发改委针对从婴儿配方奶粉到通信设备的各行各业中的美国企业发起了调查。
报道称,有40%参与调查的企业感到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是故意针对外国企业,这一指控遭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否认,但却是美国政府一个不断上升的担忧。华盛顿驻北京大使博卡斯18日强调了“让美国的企业和工人与他们的中国同行拥有公平竞技场”的必要性。在调查中有超过55%的美国企业称,互联网管制制度将对于它们的运作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有差不多一半企业称,由于中国一些最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糟糕,它们难以招募到或留住高管人员。日本松下集团近日宣布将向常驻中国的外派员工发放污染津贴。
美国企业在2009/2010年刺激计划实施之前也曾报告过类似的中国营业收入吃紧的情况。中国当年的刺激计划是为了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不过,在对债务水平上升感到担心的北京不可能再次推出刺激计划的情况下,杜骁勇表示,商会的成员企业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在2013年11月承诺的范围广泛的改革抱有高度期望。(编译/曹卫国)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