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8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人口密集城市的空气污染极为严重。因此,活跃在那里的德国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员工免受雾霾和有害物质伤害。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近日报道,戴口罩上班,这在德国听起来难以想像,在中国却是悲哀的现实。中国很多城市的人们正在忍受肮脏的空气。首都北京最近的空气污染程度达到历史新高。尽管如此,为了激发专业人员在这个增长市场工作的热情,德国企业想出不少办法。
“我们正在考虑继续扩大预防措施,”奥迪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说。为此,这家大众汽车集团的子公司与北京的医院进行合作。
在大众公司,专家已经在为员工提供咨询,办公室内也放置了空气净化器。
奥迪公司的竞争对手戴姆勒公司也在一家外资医院为员工开办咨询活动。一名发言人说,咨询内容不仅包括患病的初期症状,也包括这一问题:“污染物浓度低于多少时还可进行户外运动?”不过,很多员工不必到户外运动,而是可以免费前往健身中心:戴姆勒和奥迪公司的在华员工可免费成为健身中心会员,不必在慢跑或骑自行车时呼入有害物质。
报道说,虽然提供保健课程和健身服务在德国也不少见,但尽力让在华专业员工的生活更舒适并非偶然:中国是位列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戴姆勒和奥迪等汽车制造商而言是重要的增长市场。
不过,这个国家给德国员工带来的常常是文化冲击:他们在德国吃早餐时通常会快速查看一下天气状况,而在中国,德国员工会使用手机上的雾霾查询软件,看看自己是否要戴口罩上班。
因此,汽车零配件商博世公司在需要时也为员工提供口罩。该公司在办公地点设有监测系统,随时关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如果浓度过高,员工也可以留在家里。“原则上当然有在家办公的可能,”戴姆勒公司的一名发言人也作出这一表示。
不过这并不总行得通。“我们不可能实现家庭办公,因为生产线在现场,”来自纽伦堡的电缆生产商莱尼公司的发言人说,“员工必须到工厂上班。”
因此,德国汽车零配件生产商采埃孚集团想出了一个兼顾工作和健康的办法。一位发言人解释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员工可以享受接送服务。通勤车负责从车站接送员工。
采埃孚集团也希望以此为减少空气污染做贡献。该集团发言人说:“我们也要求员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身体力行,为减轻雾霾做贡献”。
因为拥堵的交通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从2000年的1600万量增加到今天的约1亿辆。(编译/焦宇)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