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一名技术人员在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内巡检(2013年1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参考消息网2月21日报道 19日出炉的汇丰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降至七个月低点,引发对经济下行的担忧。但在中国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看来,如果2014年中国宏观政策比较稳,那么经济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而且有可能争取到8%的增长速度。
路透社网站2月21日引述贺铿在北京一场论坛上的话称,当前要继续想办法真正扩大内需,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需要“大企业让利、小企业减负”,2014年开始就要逐步提高国有资本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
贺铿表示:“如果说我们的宏观政策比较稳,我认为今年的经济情况不会出现过去那种着急、大起大落的情况...会比去年略好一点,也就是说有可能争取到8%这样的增长速度。”
贺铿解释称,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将挤压人民币升值空间,人民币币值会稳定、甚至有略微下跌的趋势,再加上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都对外贸构成利好,2014年外贸会好于2013年。
报道称,由于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弱于2013年,如果政府着手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就业增长,那么居民消费也应该会平稳增长,不会比2013年差。
同时,经过过去一年中央严禁“三公”消费和公款吃喝的打击,高档餐饮、高档旅馆、公费旅游等畸形消费产业不能说已经调整到位,但应该已接近尾声,2013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2014年基本上不存在。
贺铿称:“外需和居民消费需求,以及去年影响经济增速的情况都得到了改善,那么今年的经济略好于去年,我认为是应该的、有可能的。”
不过贺铿也指出,制约2014年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依然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譬如地方债和影子银行;还有受政策制约,2014年房地产表现可能比2013年要疲软一点,这会冲击到政府收入,进而影响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
报道称,中国1月通胀低位企稳,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双获得两位数增长,令市场惊喜。但受新订单和产出等多项指数下滑的拖累,汇丰中国2月制造业PMI初值在萎缩区间续降,跌至48.3的七个月来最低水准。结合近期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PMI等多项数据判断,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恐面临一定下行风险。
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以往高速增长阶段,过去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亦难以为继,未来势必要转向依靠消费内需促进经济扩张的轨道上来。但多年来居民消费一直不旺,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在连年缩减。
贺铿认为以最终消费率能较好衡量居民收入的状况,但中国该指标从改革开放时的62.5%已经降到目前的46%左右,远低于全球各国平均最终消费率65%。
贺铿说:“内需不能提高,这是根本问题。那一部分钱哪儿去了?政府收入没有不合理,居民收入又少了,那一块肯定是在企业,所以调整分配结构应该在这方面想办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