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6日刊登题为《不要把亚洲新兴市场与巴西、印度、土耳其和南非混为一谈》的文章称,新兴市场已经成为投资者担忧的新焦点,导致这些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当地货币急剧贬值和利率上涨的现象。
文章称,这是最近人们经常感叹的一件事情。美联储已经改弦易辙,获取廉价资金的日子屈指可数,现在资本将流回美国,新兴市场将会崩溃。厄运即将来临,现在快走吧,所有能走的人。
文章认为,在这里有几点看法。首先,几乎看不到美国在逆转货币政策。如果说以前美联储向系统注入如密西西比河般庞大的资金,那么现在它正向经济注入像密苏里河那样流量相对小一些的资金。
而且,美联储还会再次开启密西西比河的开关,以免有人抱怨被烤干了。美国对廉价资金的上瘾更甚于吸毒者的毒瘾。
其次,愈少人注意的股票投资价值愈高。专家们宣布了新兴市场的葬礼,这已经是人尽皆知。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场。那些还没走的人可能认为死亡通知充分地转换成了价格折扣。
最后,想想大多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现在是怎么看待新兴市场的:他们所说的新兴市场是指BRITS市场,即巴西、印度、土耳其和南非。
文章称,他们把这些国家称作新兴市场是错误的。这些是沉没的市场。它们时不时地会浮出水面,等待新一轮轻信的投资者淹死,然后重新回到水下。
这里来谈谈亚洲新兴市场和它们在其中的位置。计算以美元计价的亚洲股市的市值加权指数,代表市场是韩国、台湾、香港、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
然后把这个指数和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对比。结果看到,在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2年里,亚洲股市普遍跑赢美国股市。大概在2010年左右,情况开始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亚洲股市开始表现不佳,而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文章称,在这里看到因为廉价资金的大量涌入,美国的投资资产继续呈现非理性定价。人们曾经认为随着经济逐渐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这种情况也许会结束。但事实是没有,美国对廉价资金上了瘾,亚洲股市持续表现不佳反映了这一点。
那意味着近期一切都没有改变,BRITS市场正在重新下沉,因为它们总是这么做。
文章称,前述亚洲市场的货币对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权指数展示了相同的趋势。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总的来说,最近这些货币与美元相比只表现出了非常轻微的疲软。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