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3日报道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网站1月20日发表题为《跟进中国变化的品味》的文章,作者为索尼娅·科列斯尼科夫-杰索普。文章指出,最近媒体颇为关注中国人购买豪华手表的习惯出现了改变,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任何变化主要与消费者购物习惯和品味的自然变迁有关,而不是因为北京加大力度打击腐败和向政府官员赠送奢侈礼品。
总部驻上海的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的常务董事雷小山表示:“奢侈品销售的增长减速更多是因为消费者正在重新考虑他们应该优先购买什么。譬如说,2013年污染问题让许多消费者告诉我们,如果水和空气污染会杀了他们的话,谁还关心能不能买一个路易威登的包。”
他还补充说,消费者的品味“从购买奢侈品转向前往巴厘岛或泰国进行国外旅行”。
麦肯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安宏宇表示,消费者日趋成熟,加上可供选择的商品越来越多,这造成了消费支出的日益多样化。
他说:“一些大牌发现它们很难保持像之前那样的增长率。它们还能去拓展的新城市已经不多了,剩下的只有一些小市场。”
安宏宇补充说:“一些顶级顾客现在想换换口味,他们正在转向不同的品牌。还有一部分人正在寻找稍微低调一些的产品。”
文章称,2012年底开始的打击腐败运动对奢侈品消费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心理影响。但要具体量化它对奢侈品市场的真正影响非常困难,分析人士对这种冲击有多严重持有不同意见,特别是钟表业。
开普勒盛富集团的分析师乔恩·考克斯称,他估计在内地市场上,售价超过6000美元的手表有1/3是买来送礼用的。
考克斯表示:“据我估计,打击腐败送礼的后果是,过去12个月里这个行业的零售收入损失了超过10亿瑞士法郎。考虑到国有部门还在继续打击送礼,我认为一部分市场已经消失了,短时期内不会很快恢复。”
考克斯补充说:“不过,中国正在迅速创造财富。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明年你会看到钟表市场的增长再次加速。”
但雷小山对市场持有不同的评估。他指出,大多数奢侈品牌的销售只有20%左右是用来送礼的,“这其中只有50%——也就是说占整体的10%——是用于腐败送礼”。
雷小山表示:“所以随着消费者日趋成熟,开始寻找更多小众品牌,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减速是长期趋势的一部分。”
雷小山指出,虽然打击腐败的运动“比许多分析师预计的要更深,持续时间更长”,但它对某些特定品牌和产品种类造成的冲击尤胜整体。
他表示:“譬如说,打击腐败对售价在5000至15000美元之间的豪华手表冲击最大,因为用于腐败送礼的手表大多在这个范围内。突出品牌标识的奢侈品——像路易威登和古驰——也受到了冲击,因为这些奢侈品过于高调。”
雷小山说:“蔻驰和蒂芙尼的情况比较好,因为它们的产品相对比较低调。同样的,像浪琴和天梭之类的钟表品牌情况较好,因为它们足以彰显佩带者的地位,但又不会太贵,不会因为你戴了这样一块表就招致调查或民愤。”
他还补充说,在顶级的高端市场,“售价超过1.5万美元的手表依然卖得不错,因为大多数手表买来是为了自用,而现在有钱人正变得越来越有钱”。
据罗德公关与益普索市场研究集团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奢华品报告》指出,消费者成熟度日趋增长正促使中国买家购买低调、彰显身份品味的奢侈品,而非标识过于明显的大众奢侈品。报告还指出,中国消费者日益倾向于在欧洲而非国内购买腕表,因为内地市场的销售人员知识欠缺,客户服务不够专业。
某专业钟表网站的编辑格雷戈里·庞斯说:“和过度曝光、标识过于明显的品牌相比,中国消费者更喜欢新品牌以及手表产量较少的品牌,以展示自己的独特品味。”他还补充说,对于那些知名度不高的新品牌来说,中国市场现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雷小山表示,市场分化也是一个因素。他说:“5年前,人们要么买他们能负担得起的最贵的手表品牌,像欧米茄之类的,要么买便宜货甚至山寨产品。他们往往每天戴同样的表。”
雷小山说:“现在我们看到消费者愿意购买卡西欧G-Shock手表来从事体育运动,买更奢侈一些的品牌(像百达翡丽之类的手表)来出席商务会议。他们现在佩戴不同的手表出席不同的场合——那意味着钟表品牌不能指望向所有人出售适用于所有场合的手表,而是必须开始细分自己的目标市场。”
他补充说:“一个品牌不能再宣称自己是适合所有场合和所有人的奢侈品牌。它们必须决定:它们要迎合运动人士,商务人士,老人,还是年轻人的品味?”
文章还说,即便雷小山相信短期内消费者不会过于追求所谓的“小众”市场,但他仍然认为他们正愈发热衷于展现自己的个性。他说,许多潜在的消费者仍然想戴具有辨识度的品牌,但“像欧米茄、万宝龙和路易威登这样一度垄断市场的品牌会遭遇更多竞争和压力,它们将很难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编译/杨雪蕾)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