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投资者在上海某证券公司浏览股票行情(路透社)
参考消息网1月15日报道 港媒称,六家公司暂停了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让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感到尴尬,并进一步证明,长达15个月的金融交易所新股上市机制改革仍面临障碍和投资者的怀疑。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3日报道,本应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五家公司12日宣布,它们将推迟IPO的时间。近日,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暂停了上市计划,原因是其超高的发行价和极大的发行规模在投资者中引发众怒。投资者对监管机构没能抑制如此高的发行价感到生气。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今年年初取消了长达15个月的IPO禁令,并再次重申,改革机制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止发行机构过度筹资以稀释其现有股份。
瑞士银行战略师陈李说:“中国证监会没能兑现其抑制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过大融资规模的诺言。改革对遏制新股泡沫无能为力。”
奥赛康计划以每股72.99元的价格发行5546万股,总共筹集40亿元。这意味着以2012年收入计算,该公司股票市盈率高达67倍。据交易数据,12日创业板市场上的平均市盈率为56.7倍。
报道指出,中国证监会此前面临重启IPO的巨大压力,尤其考虑到许多公司被压制的融资需求。本月,预计将有约50家公司上市,而分析人士说,在预计证监会将为筹资审批提供快捷通道之际,从3月到6月,这一数字可以达到每月80家以上。
证监会说,新的改革旨在建立一个以信息公开为基础的IPO制度,在该制度下,申请者必须完全公布与其收益和经营有关的信息,同时让投资者决定其市场价值。
在2010年至2011年间,A股市场猛跌,这被归咎于一大批新股发行价过高。当时,新发行的股票大量吸收可获得的投资资金。在这些公司首次募股之后,大量的投资者损失了资金。
12日,致力于做出弥补的证监会宣布,如拟定的发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那么相关公司必须在网上申购的前三周内连续发布投资风险公告。
基金咨询公司清科集团的分析师张琦在研究报告中说:“由于改革后的IPO机制中的漏洞被暴露出来,证监会正面临严峻挑战。”这家监管机构近日否认其利用行政手段命令奥赛康推迟上市。
但投资银行业消息人士说,证监会为维持市场稳定而被迫减缓新股上市的快速步伐。
五家推迟发行新股的公司原定于12日公开其最终发行价和发行量。人们认为,这些公司的市盈率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