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0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暗示即将为17万亿美元银行储蓄中的一大部分提供保险,这将是中国推动金融市场化的关键一步,但对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来说意味着风险。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20日指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让储户相信金融市场化不会影响到储户资金的安全,但对中国国有大型银行来说则是坏消息,中国大型国有银行一直享受政府的隐性担保,但在新的存款保险制度下却需要为此买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一次行业会议的间隙表示,大型银行对存款保险制度完全缺乏热情。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均未回复置评请求。
报道称,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可能给储户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银行也可能倒闭,这会促使人们把钱放在更大、更强、从而也就更安全的银行。政府智囊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曾刚称,存款保险制度对小型银行来说并非全是好事,因为它会提醒储户注意风险,促使人们为了安全而选择大银行。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计划在上个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获得通过。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说,建立这一制度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官方媒体新华社此前援引易纲的话称,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存款保险制度相关方案,可以考虑抓紧出台。
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国放开信贷管制的必要条件。为了建立更有竞争性的金融体系,中国需要更强大的安全网。
报道称,多年来,中国一直对利率实施严格控制,这限制了银行之间的竞争。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使中国国有企业坐拥巨大的资金池,也使中资银行的利润水平在全球名列前茅。
但现在中国希望让人民币成为与美元比肩的全球性货币,这就需要中国放松对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这意味着中国有让国内利率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的动机,避免因为利差巨大而导致资本的频繁进出。
报道称,中国还希望银行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后者一直抱怨国有银行主导的银行体系让它们难以获得负担得起的贷款。中国也希望促进消费信贷和增加储户收益。而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放开竞争。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