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据路透社网站11月28日报道,中国最大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中国石油28日称,收购艾克森美孚于伊拉克西古尔纳-1期技术服务合同25%权益,近日正式交割。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29日援引伊拉克能源部副部长28日早间发布的声明称,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油将在29日晚些时候签署有关权益转让的最终协议。西古尔纳-1期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附近,是2010年西方石油巨头同意帮助伊拉克开发的几处大油田之一。
路透社网站援引中石油的声明称,西古尔纳-1期油田位于伊拉克巴士拉西北约50公里,紧邻中国石油参与作业的鲁迈拉油田北部。
中石油表示:“参与该项目合作,有利于与中石油在伊拉克其他项目形成协同效益,有助于公司在中东地区上游业务做大做强,同时对与国际石油公司在高端石油市场开启起点、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9日指出,这笔交易有助巩固中国能源集团在伊拉克石油业的主导地位。
报道称,中国企业已经在伊拉克占有大片地盘。中石油的国有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与英国石油和一些伊拉克机构协作,开发距离西古尔纳油田不远的另一个大油田鲁迈拉。中石油还拥有伊拉克哈法亚和艾哈代布油田的权益。
西古尔纳-1期油田的开发合同是大型海外石油公司在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后签署的多笔合同之一。这些合同旨在帮助遭受了多年战乱、制裁和忽视的油田恢复元气。
但是,具体作业经历让各大石油公司感到泄气。苛刻的财务条款使他们难以从这些合同中赚钱。基础设施的制约因素(尤其是缺乏管道和储存设施)妨碍了生产活动,而伊拉克的官僚作风造成严重拖累。进口的设备往往被卡在港口几个月之久,等候通关,为雇员申请签证也可能要折腾几个月。
报道称,受命在全球各地获取能源供应的中国企业,一般而言比其他大型石油公司更愿意接受比较苛刻的财务条款。
中石油入股西古尔纳油田并不是中国能源集团2013年达成的唯一大笔石油交易。2013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斥资42亿美元,从意大利埃尼集团手中买下莫桑比克海上大型天然气田的一笔权益。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介绍称,埃克森美孚还将向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出售10%权益,从而将其在西古尔纳-1期油田所占权益从60%降至25%,但它仍将是这个油田的作业方。荷兰皇家壳牌的股份保持在15%不变,其余权益由伊拉克国有实体拥有。
据报道,埃克森美孚与伊拉克政府的关系在2011年出现恶化,当时该公司在未经巴格达核准的情况下,签署了六份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勘探石油的合同。伊拉克中央政府认为此类合同是非法的。
伊拉克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将在库尔德地区签订合同的石油公司列入黑名单,对其表明:必须在北方和南方之间作出选择。但是,对一家大型海外石油公司而言,不寻常的是,埃克森美孚成功保住了其在伊拉克南北两部分的权益。
据报道,西古尔纳油田位于巴士拉西北方向大约50公里处,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之一。埃克森美孚估计,西古尔纳-1期油田到2013年底石油产量将达到日产60万桶。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援引一些人士的话称,西古尔纳-1期油田有日产原油近300万桶的潜力,可以与全球最大的一些油田媲美。该油田项目总价值500亿美元,由埃克森美孚和荷兰皇家壳牌牵头开发,目前的日产量为51万桶。
另据路透社网站称,西古尔纳油田为巨型油田,是伊拉克石油扩张计划的重心,该油田储量丰富,足以每日生产逾500万桶,能够和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的Ghawar油田相匹敌。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